■文/笔畅
10月18日,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冲破国内外重重阻力,开启了中菲破冰之旅。
“虽然我们抵达北京时已接近冬天,但这是两国关系的春天。”杜特尔特与习近平会晤时说,“中国是伟大的国家,中菲悠久的友谊不可动摇。”
习近平亦表示,“中菲是隔海相望的近邻,两国人民是血缘相亲的兄弟。虽然我们之间经历风雨,但睦邻友好的情感基础和合作意愿没有变。”
中菲交往有上千年的历史,中菲贸易压舱石故事、苏禄王访华传奇、郑和下西洋3次驻足菲律宾故事等成为两国友好交往的佳话。1975年中菲确立了外交关系,成为双边往来发展的基础。41年来,两国关系几经寒冬,终于迎来了春天。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许利平告诉笔者,“杜特尔特总统本身具有华人血统,小时候曾随外祖父到过厦门,而厦门也是上百万菲律宾华人的故土。这次杜特尔特总统将厦门作为访华第一站,向外传递了一个清晰信息,那就是中菲之间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基础,需要两国人民倍加珍惜。”
“自2012年黄岩岛争端以来,中菲政治互信遭受严重破坏,阿基诺三世政府最后单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将中菲关系降到了冰点。”许利平说,“杜特尔特上台后,力图实施独立的外交政策,服务于菲律宾自身的国家利益。他在公开场合低调处理南海仲裁案后续影响,顶住美日不断向其施压的‘援助牌’、‘人权牌’等,并宣布暂停美菲在南海的联合巡逻。释放善意是重建互信的开始,杜特尔特此次访问打破了中菲关系上的坚冰,让中菲关系重回健康轨道。”
“我们看到,杜特尔特总统上台百日,民意支持率高企。由于他延续其地方领导的‘执政风格’,招致西方舆论对其冷嘲热讽,但杜特尔特排除各种干扰,毅然把中国作为其东盟之外的首访大国,体现了他的战略胆识与勇气。”许利平表示。
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看来,杜特尔特此次访问来之不易。在菲律宾前任总统阿基诺三世任期内,菲一度成为挑战中国南海主权的急先锋,拒绝与中国就争议问题进行对话,不顾中国强烈反对单方面提起所谓南海仲裁,更有甚者,伙同域外势力搅动南海局势。阿基诺政府将南海问题横亘于两国之间,干扰了双方包括高层访问在内的正常往来,中菲关系出现倒退。
“杜特尔特就任菲总统后,开始调整对外政策,在南海问题上谨慎克制,明确表示要谈判不要对抗。同时,菲方发出对华友好信号。杜特尔特在不同场合多次以积极口吻谈论中国,表示愿意与中国加强合作。今年8月,杜特尔特派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前总统拉莫斯作为其特使同中方接触,为两国恢复关系做准备。”苏晓晖说,“杜特尔特希望借与中国经贸关系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期待中国助力菲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菲也看到,中国近年来重视周边外交,将东盟作为周边外交的重中之重,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中国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打造和谐周边。即使涉及领土主权争议,中国也呼吁和平解决。”
“当然,幻想通过杜特尔特的这次访问,彻底解决中菲南海分歧极不现实,但谈总比不谈好。”许利平告诉笔者,让中菲关系重回健康轨道,提升两国和平与发展的战略性合作关系是我们对这次访问的最大期待。”
杜特尔特跨海而来,也跨越了重重障碍,是明智的选择。历经多年起伏变化,中菲终于相向而行,将互利合作放在两国关系的优先位置。杜特尔特此次访问是一次历史性访问,将成为中菲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新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