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房改》支招民生难题和城镇化发展
|
http://www.cubm.com.cn/
房地产 2018年5月4日
|
|
在近期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解读中国房改》的书中,住房改革、体制改革与城镇化问题知名专家马先标,就新时期深化中国房改,破解居住民生难题和推动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提出诸多有创见的理论观点与政策建议。
作者认为,应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两房协调”的住房新体制,为有效推动房困破解和商住房稳健繁荣,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作者也指出住房包括商品房、保障房两大板块,保障房还包括公租房、经适房等亚类,故而房改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也与公共服务体制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相关。进一步地,一国住房体制模式应该同该国经济体制、公共服务体制或社会保障体制保持动态一致。
作者还指出,并非英国经过三次房改,以及美国曾经跨越百余年房改历程才建立较完善的住房体制,我们就需要继续深化房改,而是房改本身就具有长期性。不但当前要深化“二次房改”,将来也会进行更新型的房改。作者强调作为住房调控“第二中央”的省级政府体系,应在中国房改中有更大担当和更大作为。
在房改与城镇化的关系方面,作者认为住房体制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起,构成城市化能否稳健发展的核心制度体系。而房改和相关的土地制度改革,因为对有效遏制奇高房价合理回归、根治房困等城市病,以及促进农民工落地生根式的彻底城市化至关重要,所以房改左右城市化的进程和面貌。
鉴于此,作者指出应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两房协调”的住房新体制,为有效推动房困破解和商住房稳健繁荣,进而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乃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周芳) |
|
〖 查看相关评论
〗
〖 关闭本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