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于商报 | 新闻中心 | 观察 | 商业聚焦 | 商业天地 | 商业纵横 | 行业动态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金融 >> 1000元起投 食品饮料ETF12月21日开始网上现金认购
1000元起投 食品饮料ETF12月21日开始网上现金认购
http://www.cubm.com.cn/ 金融  2020年12月21日

  临近元旦,居民消费热情提升,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板块再次成为市场热点。聚焦饮食龙头企业机遇的食品饮料ETF发售也进入关键时期。基金招募说明书显示,食品饮料ETF(认购代码515173)主要在券商发行,投资者可选择网上现金认购、网下现金认购和网下股票认购3种方式。12月21日至23日,投资者可以进行网上现金认购,1000元起投,相较网下现金认购和网下股票认购,网上现金认购门槛较低,操作方便,是更适合普通投资者的购买方式。

  作为防御性板块,下半年市场震荡和大消费市场热度的逐步回升,都让食品饮料成为A股关注度最高的板块之一。尤其12月以来,食品饮料板块逆市上涨,多只白酒等龙头公司涨势如虹。食品饮料ETF拟任基金经理、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表示,食品饮料的机会主要集中在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品牌护城河强、现金流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此外,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品牌,因此龙头企业更占优势。ROE高、盈利增长确定性高、长期继续性高,这“三高”特征是食品饮料龙头企业持续走牛的原因。随着我国消费升级不断深入,市场消费总量持续扩张,使得国内的食品龙头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中长期来看,龙头企业的品牌价值和业绩均将持续增长,中长期机会依然存在。

  食品饮料ETF(515173)所跟踪的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就是一只汇聚食品饮料龙头企业的指数,该指数主要从食品制造等细分产业中挑选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成分股囊括了五粮液、山西汾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等。在细分行业上,白酒板块占比近57.84%,其次为乳品和调味品等,前三大细分板块累计占比近85%。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2月14日,该指数近一年来累计涨幅为81.69%,自基日(2020.12.31)以来累计涨幅为3244.30%,年化收益为25.4%。

  资料显示,食品饮料ETF(515173)拟任基金经理徐猛具有丰富的ETF管理经验。徐猛现任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具有17年证券从业经验,7年公募基金管理经验,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其在管指数类基金规模近650亿元。其在管产品也多次获评中国证券报金牛基金、上海证券报金基金等大奖。徐猛曾荣获上交所2019年“十佳ETF行业分析师”、新浪财经金麒麟2020最受青睐指数与ETF基金经理等称号。此外,徐猛背后还有强大的公司实力支持,食品饮料ETF基金管理人华夏基金是业内首家权益类ETF管理规模(含子公司)超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旗下规模超百亿元的权益类ETF有6只,全市场规模排名前十的权益类ETF中,华夏基金有4只。最近两年,华夏基金先后推出了5GETF、芯片ETF、新能源车ETF、人工智能AIETF等行业主题类ETF,规模和流动性都位居同类ETF前列,在行业主题类ETF方面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管理经验,食品饮料ETF(515173)的推出,将进一步丰富华夏基金的行业主题ETF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ETF配置工具。(小丽)
查看相关评论 〗   〖 关闭本页 〗  

· 风雨过后春更浓——写在武汉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一周年之际
· 12万亿用得其所 中央财政预算保障重点支出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一样的激情在燃烧——感受中国光谷企业家创业历程
· 开业当天收入120万:他瞄准USKid双师模式 让教育创业从0到1变简单
· 权益固收近3年收益率跻身行业前十 国投瑞银基金展现投研硬核实力
· 跟踪指数16年39倍 华夏食品饮料ETF1月13日上市
· 23年投研高手周奇贤再出新作 国投瑞银开放视角精选混合硬核来袭
· 1000元起投 食品饮料ETF12月21日开始网上现金认购
· 固收投资能力获权威机构认可 “颁奖季”国投瑞银收获4项大奖
· 国投瑞银基金会客室:邀申万宏源证券首席,聚焦下半年投资机会
· 当生活艺术遇到财经智慧——《生活家》引领生活服务的创新升级
· 海外市场继续剧震
· 全球市场巨震加剧经济金融不确定性 美欧日酝酿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 专家:“保6”目标无须下调 因为完全有可能实现
· 书旗小说上架《冰与火之歌》前传《血与火》 限时五折抢读坦格利安家族史
· 流动性佳 华夏AI智能ETF领跑智能投资板块
· 抢占科技股赛道先机 中邮科技创新基金即将发售
· 5G+AI+芯片 华夏科技ETF“铁三角”强势出击
· A股市场反弹 把握长期绩优基仍是较好选择
· A股调整带来建仓良机 中邮科技创新基金将跑步入场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5 CHINA UNITED BUSINESS
免责声明:本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